本文共 1044 字,大约阅读时间需要 3 分钟。
上海交通大学金贤敏团队成功进行了首个海水量子通信实验,观察到了光子极化量子态和量子纠缠可在海水中保持量子特性,在国际上首次通过实验验证了水下量子通信的可行性,向未来建立水下及空海一体量子通信网络迈出重要一步。该成果发表在最新一期的《光学快报》杂志上,并被列为编辑推荐。
这是好消息啊,我们知道潜艇自问世以来,通信问题就是制约潜艇性能发挥的一个世界性难题。而中国率先解决了量子通信的水下应用问题,潜艇可以不用浮出水面进行通信联络,这对于提升潜艇自身安全能力至关重要。在这一领域,不久的将来中国潜艇或可全面超越当今世界最先进潜艇。
中国量子领域已经创造了多个世界第一或者是世界首次了,在这一超前的领域发展中,我国科学家以坚实的基础和优秀的成绩向世界证明,我们是最棒的。
2016年,世界上第一条量子保密通信干线——“京沪干线”全线贯通,全长2000多公里。
2016年8月16日凌晨1时40分,我国科学家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发射升空,成功入轨运行。这使得我国成为世界上首个实现太空和地面之间量子通信的国家,同时也建成了我国天地一体化的量子保密通信与科学实验体系。
2016年11月,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院士潘建伟及同事张强、陈腾云与清华大学、中科院微系统所、济南量子技术研究院等单位科研人员组成的联合团队,在国际上首次实现超过400公里抵御量子黑客攻击的测量设备无关量子密钥分发,极大推动了兼顾安全和实用的远距离光纤量子通信发展。
2017年6月16日,中国量子科学实验卫星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副校长潘建伟院士在媒体的闪光灯下宣布:中国率先实现了“千公里级”的星地双向量子纠缠分发,打破了此前国际上保持多年的“百公里级”纪录,回答了爱因斯坦关于量子力学的“百年之问”。
央视新闻客户端7月9日报道,信息安全是大家关注的焦点,使用量子技术对信息进行加密是目前最有效的办法之一。首个商用量子通信专网——济南党政机关量子通信专网近日完成测试,保密性、安全性、成码率的测试均达到设计目标,整套网络预计今年8月底正式投入使用。
世界第一个量子通信卫星!世界第一个完成反通信量子试验!世界第一个制造出量子计算机!世界第一个研制出高性能量子雷达!世界第一个实现千公里量级量子纠缠的国家!
这一个又一个数不完的成绩,直到今天这支团队仍然在创造奇迹。
原文发布时间为:2017-03-10
本文作者:军情问问问 本文来源:,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